嗨,大家好,我是 applemint 的 Joyce。
隨著社群平台的多元發展,不論是個人或品牌,經營 Facebook、Instagram 都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據全球性數據調查網站「DataReportal」的調查顯示,2022 年初台灣有 2135萬個社交媒體用戶,相當於總人口的89.4%左右。
以台灣人最常使用的 Facebook、Instagram 而言,要如何讓自己的品牌能從現今百家爭鳴的社群平台中脫穎而出,獲得使用者關注,是許多數位行銷人的煩惱。
這次 J 編擷取了由冒牌生所撰寫的《超越地表最強小編!社群創業時代:FB+IG經營這本就夠,百萬網紅的實戰筆記》中的幾個重點項目,並搭配線上各品牌實際案例與大家分享,讓大家作為經營 Facebook、Instagram 的參考。
Contents
社群經營的目的
『社群,是在幫品牌留住核心顧客,並贏得新的消費者。』─ 冒牌生
雖然只是一句話,但也可說是為品牌經營社群下了一個最完美的結論。其實,在這本書中也提及,經營社群的目的大致上會有:經營品牌、打造口碑效應、擁有影響力、創造內容長期價值、與市場溝通、增加網站流量、獲利,這 7 種目的。
不同的經營目的,產出的內容都不盡相同,也可能有無法兩全其美的情況。例如,想要經營品牌,就可能要犧牲獲利…等。
但,就 J 編觀察線上各大品牌粉絲團,以及綜合自身曾經操作過品牌導向、導流導向、銷售導向的經驗來看,不論是經營 Facebook、Instagram 想要達到何種目的,都要做到 3 件事:「增加按讚人數」、「增加留言人數」、「增加分享人數」。
如此一來,便能在自己的社群平台內創造高互動率,提升品牌與粉絲的黏著度,鞏固核心顧客,並藉現有顧客的分享擴散品牌訊息,提升品牌能見度,獲得新的消費者。
Facebook 的經營
2022 年初,Facebook在台灣擁有1635 萬用戶,佔全台約 8 成人口,想要獲得者些人對你 Facebook 貼文的關注,貼文的形式很重要。
據統計,台灣紛絲專頁的平均互動率為 5.82%,其中以影片性質貼文的互動率 8.12% 最高,其次則為相片貼文 5.59% 及連結貼文 5.71% ,這同時也呼應了我們曾提及 2020 年網路廣告影音動畫的製作趨勢。
有了不同貼文形式的互動率概念後,那重點來了,我要撰寫哪些內容,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呢?
冒牌生就他自己過去的實戰經驗,歸納整理出下列幾種高按讚、留言、分享數的貼文內容,J 編就搭配幾個案例一起分享給大家參考吧。
1)高按讚數的 7 種型態
驚喜時刻
顧名思義,就是分享發生在自己預料以外的事物心情,像是在旅行途中發現新事物、收到禮物、或是捕捉到雨後彩虹的特殊經驗。
這類可讓人感受到喜悅的貼文,也能讓多數人較容易用按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認同與關心。
非凡體驗
這是在一般個人社群經上很常看到的貼文內容,像是在與朋友、家人 Party、聚餐時所拍下的照片,或是參加的畢業典禮、演唱會…等,這些可以勾起大家各自曾經歷過的相同體驗,引發共鳴而獲得較高的按讚數。
放在品牌的社群經營來看也有同樣的效果,以 applemint 粉絲團來看,目前粉絲人數尚不多,但在我們發佈社內 Pizza Party 與員工聚餐的照片時,總會有粉絲願意浮出水面來按讚?
心情領悟
社群很常被用來抒發自己的情緒,除了向前面提及喜悅的情緒外,另外像是遇到爛情人、壞老闆、或是遇到種種的挫折時通常也容易引起關注。
但負面情緒總是不比正面情緒來得受歡迎,因此在這些負面情緒後,最好接著分享在這段時間後的頓悟與轉折,來傳達出心靈層面的改變,或是在事件中的成長與最終所獲得的成果,同樣能獲得與正向內容同樣甚至更多按讚機會。
像是【愛康衛生棉】的粉絲專頁就曾有一則貼文在講述,他們曾經與多家飯店、航空業者尋求異業合作,宣導衛生棉是正常的需求品,並非不雅、不可被人看見的東西。
但在洽談過程受到的阻力卻比想像中大,還有更多來自男性決策者對衛生棉的刻板印象導致合作處處碰壁,但他們不氣餒,最終在新竹找到了 33 間甜點店願意共同參與這項計畫。
而在此則貼文公開後,也獲得了近千的按讚數,相較過去平均每則約 250 個讚要高出許多。
成就達成
當人生邁向一個全新階段或達成特殊成就,如求職成功、升遷、結婚、離婚(擺脫困境)…等,給人一種努力後開花結果的感受,通常會讓人想要用按讚的方來表達慶祝及喜悅之情。
而在台灣近期最受人注目的成就,莫過於我們終於從口蹄疫疫區中除名這件事了。
【海巡署長室】的粉絲專頁為了此事件特地發了一篇圖文貼文說道,台灣自 1997 年爆發豬隻口蹄疫以來,進入了無止盡的留校查看階段,經歷了豬隻撲殺、預防注射、生物安全及生產管理改進、嚴加檢疫…等,甚至還抵擋了致死率近 100% 的非洲豬瘟的入侵,終於在 24 年後的今天讓台灣從口蹄疫這門科目中畢業,也終於能再次向國際出口台灣豬豬。
在此篇貼文用留校察看、畢業來擬人化整個事件,讓原本難懂的法規讓人一看就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明顯感受到相關單位 24 年來的努力,以及最終的成就,讓原本平均每則貼文約 7000 左右的按讚數,一口氣飆升到 2.1 萬的讚。
期待未來
就像是「許願」一樣,期許未來的成長、發展…等內容,容易獲得他人的按讚鼓勵。
但這裡所指的不全然是像「新年新希望」、「給三年後的自己」這種願望,如果是更輕鬆的方式,如不久後的節慶假期、旅行計劃,甚至是幾小時後即將到來的週五下班時刻都容易引發按讚的共鳴和迴響。
流行話題
冒牌生認為流行話題取決於時效性和議題的敏感度,像台灣四年一度的選舉一直以來都是社群話題的熱門選項。
如果想要產出流行話題相關內容,那關注政治、動漫、電影、娛樂…等,這些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都是必要的。
只是這類「跟風」型的話題很容易引起正反兩派的對立,尤其政治話題更是如此,容易因不同見解而產生排斥效應,導致意見、立場不同的人取消追蹤。
但也有操作得當的例子。
同樣來自【海巡署長室】的貼文,引用了前陣子爆紅的「動物森友會」這款遊戲所推出的「潛水」功能來做政令宣導。
提醒民眾,港區還有燈塔周邊海域非動森個人島嶼周邊海域,不可擅自下水甚至從事捕撈行為。
原本無趣且可能根本沒人在意的政令貼文,有了動森這個流行話題元素的加持,讓貼文按讚數達 9350 個(平均 7000)。
分享新知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會有在意有什麼事別人知道,而自己卻不知道的情況。
也因人性如此,可以發現有許多粉絲團會使用「你不可不知」、「不知道會後悔」、「小心別錯過」…等這類型的標題,來分享科學新知、美容小知識、世界趣聞等資訊,讓大家產生一種彷彿只要按個讚,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都吸收的錯覺。
以上這七種發文類型,還可以再分為「強連結」和「弱連結」。
前面 4 項偏向情緒相關內容,易引發共鳴,屬於「強連結」;後面 3 項偏向個人觀感體驗,屬於「弱連結」。
在的社群經營上,應該更加著重與讀者在情緒上的連結,而非體驗。
2)高留言數的 3 種技巧
選擇題
就如同讓考生填寫考一樣,比起要花許多時間思考、填寫的申論題,大家更愛可以簡單、快速完成選擇題。
在社群的經營上亦同,想要創造與粉絲的互動,如果提供開放式的提問要粉絲自由作答,就有可能讓粉絲產生「阿~好麻煩喔!」、「這到底在說什麼?」的情緒。
因此,在此類訴求的貼文類型上,除了題目力求清楚明瞭外,運用選擇題的方式,將選項加上編號讓粉絲直接選擇,更可以提高大家留言回應的意願。
過去,大樹藥局在蝦皮開店時,【蝦皮購物】粉絲團也做了一則選擇題型的貼文,用「大便顏色怪怪的怎麼辦?」作為題目,提供A、B、C 三個選項讓大家選擇。
其中一個答案就是「上蝦皮,找大樹醫師聊聊」,不僅間接宣傳了大樹在蝦皮開店,甚至還有醫師在線,為大家解決健康類的煩惱。
同時,此篇貼文也帶來了 88 則留言(平均約 20)。
一句話快速回答
若要讓粉絲留言回覆,同樣遵循簡單、快速的原則,可採用「簡答題」的形式來設計貼文的內容,最好還是能引導粉絲用簡單「一句話」就能快速回答的題目。
例如像是 PO 出一張知名景點照片,讓大家來猜猜是哪個地方的猜謎類型題目、或是跟媽媽說一句感謝的話…等。
或許有人會質疑,認為這種千篇一律的答案,根本算不上什麼互動?
但其實,只要有人願意留言這就是一個互動,願意留言的人多,互動率就會高,貼文觸及人數就會更多,品牌知名度也可能跟著提高。
切記!貼文的留言數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互動人數,而非答案的多樣性。
我們來看看【故宮精品】這篇貼文,倒放故宮 4 把扇子紀念品,要大家猜一個捷運站名─「善導寺(扇倒四)」,吸引 101 位粉絲留言,較平均留言數要高出 4 倍。
點名
還有一種,想要再擴大貼文的觸擊人數,那就需要現有粉絲的幫忙。
可以從過去的貼文表現中洞察粉絲較偏好哪些類型的議題,再針對此議題設計題目,要求粉絲「標記@」朋友,讓粉絲的朋友也能間接認識你。
以 applemint 為例,我們發現大家對日文讀書會活動相當感興趣,那待我們之後要再次舉辦時,就可以請粉絲留言@邀請一位朋友一起來參加,擴大貼文資訊的觸及範圍。
3)高分享數的 3 種類型
不知道卻認同的事
冒牌生觀察許多新聞類型粉絲團的貼文分享數總是比較高,主要是因為人有分享新知的天性。
因為想展現自身消息流通較其他人來的快,又或者是想要表達自己對特定事件的看法,所以選擇主動分享貼文。
在【提提研】這個面膜品牌,曾在粉絲團中推出一支影片,主要內容為老闆親身前往瑞士拜訪品牌旗下一款熱銷商品「蘋果生物纖維面膜」原物料的源頭農場與實驗室,並談及該品種的復育及萃取的工法、檢驗的程序,在在都再次凸顯出商品的高品質。
這更加深了原本忠實粉絲對商品的認同感,而有 798 人主動透過分享的方式再將此貼文分享出去,藉以展現出自己身為該產品粉絲的驕傲。
整合過的圖文內容
因為條列式的文字和圖片,能讓接受資訊者可以更快的速度理解內容,再搭配雜誌編輯最擅長的《16個好友必備特質》、《經理人不可不知的3種管理方式》《秋冬必備3種單品》等整合性標題,在網路上成為一種資訊整理的懶人包形式。
這讓許多人產生一種按讚後就得以吸收者些新知,還能再分享後展示優越性的感覺,這些情緒感受就會驅使他們動作,並回饋在按讚數和分享數上。
【愛康衛生棉】運用相同的理論製作了一則「血液冷知識」的貼文,諸如新生兒血液量比一瓶易開罐還少、120 萬隻蚊子就能吸乾人體血液、台灣血庫最缺 O、A 型血…等,講述知識卻又帶點趣味感,分享數也較平常來得多。
5 秒就能搞懂的哏
一個人一天在網路上所接收到的資訊量相當大,因此我們不斷訴求資訊一定要簡單、易懂,避免太多的訴求,反而讓模糊了焦點。
如果有一張圖、一句話,像是對比式圖文、使用前後差異…等,能在 5 秒內立刻讓人看懂且引發共鳴,會讓人有切中要害、正中紅心的爽快感,就容易讓人想要分享給其他友人。
【故宮精品】這則貼文,用館內真實文物圖對比紀念品布偶圖,來比喻網友照片與本人的差異令人不禁想要噗嗤笑出聲來,並且在平均僅約 15 次的分享書中,單篇貼文即帶來 78 次分享。
Instagram 的經營
除了Facebook 的經營外,Instagram 也是現今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社群平台。
不只是 2019 年 Instagram 在全球的月活躍用戶已增長到 10 億用戶,在台灣的用戶更達到 740 萬人,近台灣三分一的人口數。
看準 Instagram 的成長潛力與影響力,許多品牌也開始轉戰經營 Instagram,現在開始 Instagram 經營並不太晚,但要成功經營總是需要技巧。以下我們就擷取冒牌生書中提及的 Instagram「增粉」、「Hashtag 使用方式」來與大家分享。
1)增粉的 5 種技巧
設定主題和主視覺
首先,相信大家都知道,Instagram 與 Facebook 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 Instagram 是一個以照片作為主要資訊傳遞媒介的社群平台。
因此,要如何用照片營造出屬於自己的主題特色就相當重要。
例如,當有人點進你的相片牆時,是否能讓人一目了然,明白你的主題內容就是一個經營重點。
像是訴求天然來自南法的香氛保養品牌,在台灣經營的 Instagram【L’OCCITANE en Provence Taiwan】就很明顯可以清楚的知道是一個保養相關品牌,且整體色才呈現清爽自然,明確傳達出商品的「天然」特色訴求。
照片品質與相似濾鏡
再來,既然了解照片是 Instagram 主要的資訊載體,那為了能讓資訊能更清楚明確傳達且更吸睛,那就必須要確保照片品質,避免質量差的照片拉低整個品牌形象與價值。
那想要營造高質感的照片品質,除了最基本的解析度畫素要足夠外,為每張照片使用相同色調、濾鏡以維持整體風格的一致性也是提升整體視覺感受的方法之一。
觀察其他網紅創意
但如果自認對於設計一竅不通,一開始對於照片的色調、取景方式不熟悉,那觀察與自己同性質的網紅的創意、構圖方式來經營,也是一條能讓自己步上軌道的捷徑。
先從學習、模仿成功者的作品開始,汲取你自己覺得好的、貼近你想要的元素,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就能從中摸索出一個屬於自己獨有的風格特色。
善用主題標籤和標記
Instagram 還有一個就是標籤(Hashtag)的功能,使用範圍與影響力都較 Facebook 來的廣大。
主要是因為 Instagram 有相對完善的標籤搜尋功能,透過標籤的使用,可以讓自己的照片隨著搜尋量高的標籤曝光,為自己爭取獲得新粉絲的機會。
此外,Instagram 還標籤的追蹤功能,例如你住在台北捷運中山站附近,想知道中山站附近有哪些好吃的餐廳,那你就可以追蹤「#中山站美食」這個標籤。
同樣的立場互換後,當你成為 PO 文者,就可以試想哪些較多人追蹤標籤與你的作品相關,使用後同樣會有獲得潛在粉絲的成效。
再來,標記(@)則是可以 tag 其他 Instagram 的使用者,不論是朋友、公眾人物或品牌皆可標記。
如果你對自己的作品有自信,希望某個知名人物或品牌可以注意到你的作品,那你也能使用標記功能吸引對方注意,為自己增加能見度。
插畫家「見見」也在自己畫的歌手盧廣仲插畫作品中,標記盧廣仲的帳號,不僅吸引了盧廣仲來按讚,還有同為插畫家的「保羅先生 / Mr. Paul」來留言交流。
持續產出作品
這就不用說啦~不論什麼事,想要成功「持之以恆」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社群經營當然也不例外,在你確認自己社群的的發文主題與方向後,持續不間斷且規律的產出內容,才能累積自己的價值,加深網友的印象。
2)# Hashtag 的 6 種使用方式
選擇合適的 Hashtag
如同前面提到的,使用正確的標籤(Hashtag),可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但千萬不要以為使用越多的標籤,就能爭取越多的曝光喔。
過多的標籤不斷會讓你的版面顯得雜亂無章,共重要的是,當你使用過多與作品關聯性低的標籤時,反而會讓你的作品曝光給不對的目標對象,對你的社群經營根本沒有正向影響力。
因此,標籤(Hashtag)的使用,請掌握幾個原則:選擇大家常用的、數量不用多,一篇文 10 個左右為佳。
如果你還是覺得很難為自己的作品選擇標籤,那你可以參考 Ingramer – Hashtag Generator 這個工具,只要輸入核心關鍵字、或上傳照片,就能自動提供相關可用標籤給你,不僅幫你把標籤分為「常用」、「一般」、「少用」三類,甚至還包含每一個標籤的使用量,相當方便。
Hashtag 需簡短有力
在 Hashtag 的使用上也要住一個原則,那就是盡量避免使用過長的句子。
因為 Hashtag 所追求的就是使用大家常用的搜尋字詞來曝光自己的作品,當你使用的字詞越長,則代表可能此字詞的共用性越少,被看見的機會也會跟著遞減,如此一來就失去了原本使用 Hashtag 的用意了。
標記活動.國家.地區.地標
此外,如果是去參與一項活動,或身處特定區域,那從與自身最相關的活動、地點開始標記,也可以藉此找到參與相同活動,或身處同區域的相關人士,就可以藉此到對方頁面互動,創造社群上的新的連結。
創建自己的分類
Instagram 除了經營初期可以使用大家常用的 Hashtag 來提高曝光外,也可以嘗試創建自己專屬的 Hashtag 主題,為自己的文章內容分類,明確的為自己的專長領域做劃分。
此外,創建自己的 Hashtag 為文章分類,不盡能能建立自己在該主題領域的專業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方便讀者或客戶查閱同主題的內容,增加他們在你版面上的停留時間,加深他們對你的了解。
參與話題討論
開始使用標籤後,就可以藉由標籤功能發現更多正在與自己使用同標籤的使用者,藉此到對方的版面上互動,像是按讚、留言…等,不僅能拓展交友圈,找到同好相互交流,同時也能觸及自己尚未接觸到族群也說不定。
持續經營
不論是社群本身,或是 Hashtag 標籤都是一樣的。
先前提及可以創建自己的標籤,想要讓自己的標籤能夠成為話題,或受人注目、追蹤的主題,持續經營是必須的。
在選定特殊話題後不斷的持續經營,避免大量使用籠統標籤稀釋自己的專業程度,時間久了,自然能經營出自己的特色。
最後
社群經營確實不簡單,但每個品牌屬性、特色都不同,到達成功的方式並不只一種,上述的幾種方式也並非標準答案,applemint 過去專注在廣告頭方操作上,今年也開始汲取大家的建議與做法,多方嘗試各種社群經營方法,希望能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成功方程式,也跟正在經營社群的大家一起分享參考。
從這裡聯絡 applemint!